问题1: 如何改变孩子磨蹭的不好的习惯?
我的孩子已经5岁了,活泼但也任性。目前他在上学前班,天天催他吃饭是件让我头痛的事,无论饭菜是不是合他胃口,他总要吃上1小时,大家再催也没用,即使打一次也只能好一天。
还有就是他想要的东西一直不达目的不停手,不管我骂他还是不理他,他都能一直跟我磨。期望杨教授能给我一些建议,帮我孩子改改这类不好的习惯。
从你来信讲的状况,孩子的磨蹭习惯主要在吃饭和着装上。
吃饭是孩子本能的需要,自然是非常重要的,孩子之所以磨蹭,是大家在平常没注意培养教育的重要程度。培养教育即通过平时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。假如平时你容忍他吃饭时东张西望、看电视,不想吃时甚至向他乞求央告,这类平时行为容易使他形成一个定义:吃饭不是我的事,是大人要我做的事。
改正的办法非常简单,看你敢不敢实行:每次吃饭前,告诉他吃饭的时间,即大人吃完后,最多再等他10分钟,到时便毫不犹豫地撤掉他的饭碗。他会说:父亲,我还没有吃完。你就告诉他:不要紧,下餐再吃快一点就好了。估计他会哭闹,但父母假如坚持,并且中途不给他吃零食,我想,要不了几次,他就不磨蹭了。
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阶段,吃饭对他来讲当然十分要紧,但一两餐没吃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,假如如此能改掉一个坏问题??孰轻孰重,父母一定了解。
对于孩子的需要不可以有求必应。他想要的昂贵物品,假如是不合理需要,刚开始就要予以拒绝,中途不可以变卦;若是合理需要,也不要立刻满足。
譬如,母亲,我要一个写字板。细想一下,这个需要合理,但请勿立即下楼去买。你可以说:好,母亲会买,但要等你表现好了,挂了三朵大红花,大家再买。为何要卖关子,在心理学上,这叫延时满足。让孩子了解等待和忍耐非常有必要,况且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他会更珍惜哦!至于你说的一直跟我磨,做父母的难道磨不过孩子?为了教育好孩子,你得耐着性子跟他磨,一旦你举手投降,即宣告教育失败。
问题2: 孩子爱上了夜里学习,如何解决?
节假日,我发现5岁的儿子白天极少自觉自愿地拿出书本来学习,但天天晚上到了九十点的样子,他就开始拿出书来看,或者拿出油画棒来画画,非常认真,一画就是一两个小时。我目前不了解是否应该阻止他,我该怎么样引导他?由于我小时候上学就有晚上学习的习惯,而且看到杂志上说过,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想学习的时间。杨老师,你说我该如何解决?
我注意到一点,非常有意义,孩子的兴趣最高点是画画,父母应该适应这种中心兴趣,要主动为他创造条件,鼓励他把中心兴趣发挥到极致。不少孩子还没或还没被发现他们的中心兴趣,故爸爸妈妈无从下手,而你的孩子居然明显地表现出来了,这是件好事。
另外,婴幼儿培养一个固定时间学习是一种好的习惯,这可以形成一种静态活动的条件反射,对培养他安静专注的习性大有好处。大家倡导这种好行为的培养教育。
目前的问题是孩子将这个固定的学习时间段选在了夜间。有一点应注意:在夜间9点至11点之间,脑下垂体将分泌一种成长激素,这种成长激素只有在他睡眠的状况下分泌才效果最好。假如不注意这一点,或有可能影响他的身高。因此,建议将孩子夜间学习的时间段往前稍微推一点,既可维持孩子的好学习态度的延续,同时又确保孩子健康成长。
问题3:
孩子的不听话让我头疼,我该如何解决?
儿子已经3岁半了,聪明可爱,能识两千个字,记忆力很棒。但最让我头疼的是,他很不听话。譬如和字,他非要读贵,跳跳蛙非要读丑小鸭。我如果读正确的,他就大哭大闹,有时我气得动武,也一点不起用途。在上奥尔夫音乐课时,他竟和老师唱反调,好话坏话都说尽了,买了好多玩具车来讨好他,当时他妥协了,但没过多长时间,又恢复原样。杨老师,我儿子如何了?将来他会变成什么样,我都不敢想,帮帮我吧!
依据进步心理学的研究,孩子的反抗是自我一定与自我保护的综合表现,也是独立性萌发的势必结果,3?4岁是孩子成长中第一个心理反抗的巅峰期,4岁将来会渐渐消失,也就是说当孩子慢慢打造起独特的自我,并能从服从其他人的行为中得到满足时,就会变得合作了。
在反抗期,倘若你运用权威使之服从,结果将事与愿违。下面给你支几招,一定好使!
1. 转移法
假如孩子执意反抗,你可以想方法转移他的注意力,而不是采取强制手段,更不是威胁或利诱。譬如和他非要读贵,你可以说和为贵,这是大家祖先留下的一句十分有用的话。然后你可以给他讲讲将相和的故事,把这件事转移过去,你不需要担忧以后他会把和一直读成贵。
2. 网开一面法
在孩子的所有反抗行为中,大家只须反对那些少数一定会产生不好的后果的行为,其他行为不必计较。譬如他执意要去摸烧在煤气灶上的开水壶,你需要严厉制止。久而久之,孩子会形成是非感,了解某些行为父母是坚决反对的,他会引起看重。假如所有事情你都与他对着干,他也会破罐子破摔,反正父母反对我所有些诉求和行为,我不如反抗到底。
3. 关爱法
要使孩子服从,父母须多些关爱,缺少爱的家庭更易滋长孩子的不听话行为。假如父母平常不关心孩子,等他有反抗行为了,才注意他,那他会以反抗作为武器来唤起父母的注意。
4. 鼓励法
倘若你期望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再发生,你可以干脆忽略他的错误行为,而着重赞美他正确的行为。
最后,切忌命令式话语,可多用祈使式话语。譬如,孩子把房间弄得一塌糊涂,你命令他整理干净,他会反抗。试着如此说:来吧,大家比一比,看哪个把更多的玩具放到盒子里?
请做好思想筹备:孩子6?7岁时,第二个反抗期又要来了,之后,还有最叫你头痛的第三个反抗期青春期。别怕,运用智慧,大家是可以让孩子顺利度过每一个反抗期的。
问题4: 女儿气量小,如何解决?
我女儿5岁,上大班,在婴幼儿园很听老师话,在家也挺听话的,但,我感觉她会动不动就跟其他人生气,非常小气。
平常她喜欢跟两个和她一块上学的小朋友玩,但假如在他们玩的时候,来了其他小朋友,她的两个玩伴和新加入的小朋友一块玩了,她就不开心了,如何劝也不愿和他们玩。但假如她的两个玩伴不在的时候,她也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块玩。
另外,她会选择性地和其他孩子玩,假如那孩子非常调皮、弄坏过她的东西,她下次就不愿再跟他们玩了。
还有,她不允许我帮其他小朋友做事,譬如给他们拿书包、扎头发??旁边的阿姨见了,说:你如何这么小气?她就哭着要走。
麻烦杨老师告诉我,遇见这类状况,大家该如何解决呀。
应该如此剖析,把孩子气量小作为一个问题摆出来的父母,他们我们的气量总是比较大,由于假如父母本身气量小,是不会把孩子气量小当成问题的。
如此,问题就出来了,既然爸爸妈妈气量大,在单位有谦让精神,在家上让老下让小,如何孩子就不遭到这种好的影响呢?
重点是,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所有让给她,使她感觉这种天经地义的事在外面也应这样。上述例子正好说明这点,别的伙伴弄坏过她的东西,她下次就不愿再跟他们玩;父母帮其他小朋友做事,她就不乐意。所以,孩子气量小,还要从家庭教育做起。可以让她把她最喜欢吃、最喜欢玩的东西与别人推荐,先从家庭内部成员做起,进而扩大到邻居和社区的孩子。另外,父母气量大的行为应当着孩子的面做出榜样,邻居家来借东西就热情地借给人家,还有,不要给孩子特殊待遇,使她淡化自我中心意识。
孩子气量小,还表目前与伙伴相处时有点小心眼儿,譬如她平时跟一两个孩子玩得好,另外有小朋友参与进去,她就不开心了,如何劝也不愿和他们玩。对于这样的情况,父母应用豁达大度的态度和气量来影响她,可以如此对她说:噢,原来是这么一点小事儿呀!咱宝贝不在乎,来,咱们一块玩,人多玩得有趣些!